深化科普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扎实推进科普教育,推动科普资源走进中小学、鼓励学生走进校外科普基地、完善科普教育效果评价引导,让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爱上科学,以下是一些关于教育方面的科普资讯:

1、专业人才担当科普主力
在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中心小学的科普课堂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生彭亚琴深入浅出地讲解着人工智能在外科医学当中的运用,讲台下的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与老师实时互动。
自2018年起,中国科学院大学发起“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依托国科大科教融合学院的师生力量,以科普报告、科技辅导、公益支教等形式,致力于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2、创新活动丰富科普载体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大力开展气象科普活动,建立起校园气象站以及智慧学习空间,开发了一系列贴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
深圳实验学校学生们在科技节中独立制作科创作品,学以致用;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白音察干第一小学,学生们尝试操作3D打印机,进行建模设计和实验。
3、流动科普助力乡村教育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中学,科普大篷车的到来让整个校园沸腾起来,一个个前沿的科学装置、一台台科学互动体验设备一字排开,涵盖光、力、数、声、电磁、物理等学科的科普展品惊艳亮相。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张广庙镇第一小学,乡村孩子们在妙趣横生的实验中感受科学魅力,饮料瓶制成“水火箭”,塑料绳做出“静电章鱼”。
4、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对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作了战略部署。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首次修订。
5、科普科幻教育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指出,科普科幻教育将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通过这些举措和努力,我国的科普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期待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科普教育事业中来,共同推动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
问题:为什么需要加强农村科学教育发展?
答案:我国科学教育还存在着基础总体薄弱、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和不足,亟待加强和改进,特别是农村地区,科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因此需要加快推动农村科学教育发展,切实提升农村科学教育质量,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科学教育场所提供相应科学教育资源,同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学教育课程,不断缩小科学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评论列表
需要加强农村科学教育发展,因为农村地区存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基础总体薄弱等问题,推动其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同时培养更多具备科学素养的人才也是国家发展的需求之一。,因此加快加强和改进是必要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