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行业细分领域的快速发展,融资租赁行业近年来呈现蓬勃态势,截至2023年末,我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突破9万亿元,行业从业机构超过1.2万家,这一蓬勃发展的市场格局,直接带动了专业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本文将从行业视角解析当前融资租赁企业的人才需求图谱,为求职者提供实用指引。
一、行业扩张催生复合型人才需求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融资租赁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持续增强,头部企业加速全国化布局,仅2023年上半年,行业新增分支机构达430家,这种扩张态势直接反映在人才需求端: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融资租赁相关岗位发布量同比增幅达67%,其中既包括传统业务岗位,也涌现出大量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新兴岗位。
行业对人才的复合能力要求显著提升,某知名租赁公司HR总监透露:"我们需要既懂设备评估又能分析企业现金流,同时具备风险意识的跨界人才,这类人才的简历通过率往往比单一专业背景者高出3倍。"
二、核心岗位能力解析
1、业务开发岗
需具备产业链研究能力,重点考察候选人是否掌握"设备融资+运营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设计能力,某央企系租赁公司招聘要求显示,3年以上经验的业务经理需独立完成从客户尽调到交易结构设计的全流程。
2、风控合规岗
除传统财务分析能力外,数字化风控建模能力成为新门槛,头部企业普遍要求候选人掌握Python数据处理技能,并能运用智能系统进行动态风险监测,某外资租赁公司2023年校招笔试中,45%的题目涉及大数据分析应用。
3、资产管理岗

要求具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思维,某地方金控系租赁公司的岗位说明书明确列出:需能设计残值管理方案,并具有不良资产重组实操经验,近年来该岗位对ESG评估能力的要求增幅达200%。
三、职业发展新动向
行业数字化转型催生出三类新兴岗位:
- 租赁物物联网管理师(需掌握设备传感器数据分析)
- 绿色金融产品设计师(要求熟悉碳核算标准)
- 智能风控算法工程师(需具备机器学习建模能力)
某上市租赁公司近两年校招数据显示,科技类岗位占比已从5%提升至18%,起薪水平较传统岗位高出35%,这反映出行业对"金融+科技"复合人才的迫切需求。
四、求职竞争力构建策略
1、资质证书加持
除CFA/FRM等传统证书外,注册融资租赁师(CRFL)认证的含金量持续上升,某人力资源调研显示,持证者面试邀约率高出普通求职者42%。
2、实战经验积累
建议通过行业案例分析大赛、企业开放日等渠道积累实操认知,某985高校学生通过参与租赁资产证券化模拟项目,最终获得头部企业管培生offer的案例值得借鉴。
3、行业人脉搭建
定期参加融资租赁行业协会活动,关注《中国融资租赁发展报告》等权威出版物,能有效提升求职时的专业对话能力,某资深猎头透露:"能清晰阐述直租与回租区别的候选人,初试通过率提升60%。"
站在行业观察者的角度,融资租赁行业正在经历从"资金驱动"向"专业能力驱动"的深刻转型,对于求职者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更多职业机会,更需要建立"持续学习-专业深耕-价值创造"的成长闭环,那些能够将金融洞察、产业认知和技术应用三维能力融会贯通的候选人,将在未来3-5年获得显著竞争优势,建议求职者在选择平台时,重点考察企业的专业化经营能力和科技投入水平,这往往与个人成长空间正相关。
评论列表
目前,多家融资租赁公司如XX融资租赁、YY融资租赁等正在积极招聘各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