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知识产权发展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这得益于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下是对广西知识产权发展的详细阐述:
一、政策与规划引领

1、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深化知识产权运行机制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完善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机制、健全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机制、建立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运行支撑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9项具体举措,为知识产权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
2、制定专项规划:深入实施《广西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明确知识产权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方向,推动知识产权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二、创新平台与机构建设
1、成立专业研究院:广西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于2013年成立,是集科研、咨询、策划、代理与诉讼等于一体的高水平综合知识产权平台和基地,研究院与广西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广西知识产权学会紧密合作,汇集了各方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致力于知识产权事业的推动。
2、建设培训基地:2013年6月,省部级研究培训基地——“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广西民族大学)基地”落户广西民族大学,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
三、知识产权创造与质量提升
1、数量增长显著:截至2024年6月,广西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4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29.58万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2件,农产品地理标志154个,均较以往有大幅增长。
2、培育高价值专利:实施《广西提升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措施体系实施方案》,推进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提高专利质量和创新能力。
四、知识产权运用与转化
1、推动专利转化:深入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支持中小微企业接受高校院所专利转让、许可,促进专利技术转移转化,2024年广西有8项专利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

2、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探索建立广西知识产权价值提升实验室,促进国内国外知识产权在广西转化落地,培育壮大专利密集型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五、知识产权保护与环境优化
1、强化执法协作:全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铁拳”“剑网”“昆仑”“龙腾”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效震慑。
2、完善维权机制:实现14个设区市维权援助分中心全覆盖,建立一批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构,推动知识产权纠纷诉调有效衔接,在全国率先建立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渠道。
六、知识产权服务与国际合作
1、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培育发展一批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实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全覆盖,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南宁代办处工作站,提升专利质押登记服务便利度。
2、拓展国际合作:搭建中国—东盟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及大数据平台,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专家库,举办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合作论坛等活动,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推动知识产权国际化进程。
七、人才培养与文化建设
1、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四个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从事商标代理、专利代理、司法审判、管理事务以及研究的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2、推进文化建设:举办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广西活动、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等,发布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等,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广西知识产权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持续努力,应继续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完善创新生态体系,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促进其高效运用与产业化发展,同时加大保护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国际合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标签: 广西 知识产权 挑战
评论列表
广西知识产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得益于政策规划引领、创新平台建设、质量提升、运用转化、保护环境优化、服务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努力。
广西知识产权发展面临创新成果转化不足、保护力度需加强及国际化水平提升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