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榻米与地板的结合,是许多追求日式风格或极致空间利用的业主会考虑的设计,这种组合既能保留榻榻米的休闲舒适,又能借助地板实现更好的区域过渡与耐用性,要将两者完美衔接,并非简单地将材料拼在一起,其中有许多细节需要精心考量。
理解组合的优势与适用场景
将地板铺在榻榻米区域周围或与之拼接,首先在视觉上打破了单一材质的沉闷感,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地板,尤其是木质地板,带来的温润感与榻榻米的天然草香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宁静、自然的氛围。
从功能角度看,地板区域更容易清洁维护,适合作为经常走动的通道或放置家具的地方,而榻榻米区域则作为坐卧、饮茶的核心区,功能划分清晰,这种设计特别适用于小面积的卧室、书房或者多功能房,能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
核心铺设方法与流程
常见的铺设方式主要有两种:先做榻榻米地台后铺地板,以及先铺地板后做榻榻米地台。
- 
先做地台,后铺地板 这是目前比较推荐和常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 基层处理与地台搭建:首先确保地面平整、干燥、坚固,然后根据设计图纸,使用木质龙骨或板材搭建出榻榻米地台的框架,框架的高度需要精确计算,必须等于“榻榻米垫厚度”加上“地板上完成面的厚度”,如果榻榻米垫厚5厘米,地板加防潮垫厚2厘米,那么地台框架的高度就应做成7厘米。
 - 铺设地板:在地台框架以外的区域,按照标准流程铺设地板,注意地板需要铺至地台框架的边缘,并留出适当的伸缩缝。
 - 安装收边条:这是关键一步,在地板与地台框架的交接处,使用与地板或家居风格相匹配的收边条进行过渡,可以选择L型、T型或七字型的收边条,将其牢固地固定在地台框架上,既能遮盖缝隙,又能起到美观和保护作用。
 - 放置榻榻米垫:将定制好尺寸的榻榻米垫放入地台框架内即可。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地板与榻榻米之间的缝隙处理得更加精致美观,收边条能有效防止灰尘落入缝隙,也方便日后单独更换榻榻米垫。
 - 
先铺地板,后做地台 这种方法是将整个房间的地板全部铺装完毕,然后再在地板上直接搭建榻榻米地台。
- 优点:施工相对简单,地台的稳定性可能更好。
 - 缺点:地台会永久性地压住一部分地板,如果未来想要改变房间布局,拆除地台后,被压住的地板区域会因为没有经过光照和磨损而与其他地方产生色差,影响整体美观,地板与地台之间的卫生死角也不易清理。
 
 
材质选择与细节处理
- 榻榻米材质:传统稻草芯榻榻米透气性好,但硬度较高;现代流行的椰棕芯、木质纤维板芯更防潮,硬度适中,席面则以蔺草席和纸席为主,蔺草席自然清香但需要保养,纸席更耐磨耐污。
 - 地板材质: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和强化复合地板均可选择,考虑到榻榻米房间可能兼具茶室、卧室功能,选择脚感舒适、环保等级高的产品尤为重要,颜色上,建议选择与原木色、浅色系相协调的色调,避免过于沉重的颜色破坏整体宁静感。
 - 防潮是重中之重:无论是榻榻米还是木地板,都惧怕潮湿,在铺设前,务必做好地面的防潮处理,铺设防潮膜,榻榻米地台内部也应预留透气孔,保持空气流通,防止霉变。
 - 高度差的无障碍处理:如果榻榻米地台做得比较高,形成了明显的高度差,可以考虑做成阶梯式或缓坡式过渡,确保老人和小孩的安全。
 
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 忽略高度计算:地台框架高度计算错误是导致失败的常见原因,务必提前与榻榻米和地板的供应商确认所有材料的精确厚度。
 - 收边处理粗糙:不要简单地用玻璃胶填补缝隙,既不美观也不耐用,专业的收边条是保证效果持久的关键。
 - 牺牲储物功能:如果地台兼具储物功能,要确保地台盖板与地板、收边条之间的开合不受影响,设计合理的铰链和气压杆。
 
将榻榻米与地板结合,是一次关于美感与功能的精细作业,它要求我们在规划之初就通盘考虑,从材质搭配到施工细节,每一步都影响着最终的使用体验和视觉效果,一个成功的案例,必然是设计与施工精密配合的成果,它能让人在方寸之间,同时感受到木的温润与草的清香,真正实现身心的放松与愉悦。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