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响螺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有哪些特殊要求?

adminzy 生活科普 42

大响螺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其学名是长辛螺,属于海螺家庭中的一员,由于其壳顶尖长且壳面为茶褐色,渔民常用其壳做吹号,声音宏亮,故得名“响螺”,大响螺不仅因其独特的声音而得名,更因其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备受推崇。

大响螺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有哪些特殊要求?-第1张图片-HCRM百科

大响螺生活在海底岩石间,对水质非常敏感,只有在恒温的海域才能生存,太热或太冷的海域都不行,我国东南海域,福建、潮汕地区的南澳岛海岸线漫长,风浪小,最为适宜响螺“蜗居”,由于响螺是野生的,不能饲养,要品尝这些响螺,必须待渔民出海捕鱼时,人工潜入海底用手捞获,方有机会品尝得到。

响螺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需要5到8年的时间才能长成一个一斤半左右的成品,具有商业价值的响螺出产率奇少,这也赋予了它极高的市场价值,在潮州菜中,堂灼响螺片是一道经典的富贵菜,一片动辄几百元,全因响螺货少价高。

挑选好的响螺颇有讲究,一般1.3斤到1.6斤重的响螺最好,太大反而肉质过老,响螺的壳越薄越好,经验丰富的师傅仅从响螺的壳就可以判断出它的产地,壳比较厚的响螺一般产自广西和广东湛江,呈茶色,出肉率低,潮汕地区产的响螺螺头饱满,螺肉小且嫩滑,尤其是汕头地区的响螺嫩白,不显茶色,比较爽口鲜甜。

大响螺也分公母,母响螺因繁殖后代而产生损耗,公响螺则更加味美,但单从响螺的外表无法分辨其性别,只有将响螺完整地从壳中拿出来,方可知公母,好的响螺肉色均匀,不会出现阴阳色,入口弹牙,不会有渣。

大响螺的烹饪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堂灼是最能体现其鲜美口感的方式,新鲜的响螺肉质细腻紧凑,堂灼是其最适宜的做法,将切片的响螺用海盐隔灼到78分成熟即可,白灼的响螺味道鲜甜爽口,吃起来有点像新鲜的鲍鱼片,但比鲍鱼更有筋道,带着淡淡的海藻香气,味道和色泽都十分清雅,金汇潮庭酒家提供虾酱、橘油和辣椒酱油与其搭配,些微蘸点虾酱可最大程度带出响螺的鲜味,年轻人则可能更喜欢蘸酱油芥末食用。

除了堂灼,响螺还可以用来炖汤,金汇潮庭酒家的响螺炖盅,用野生水鸭作为汤底,加入海马、羊肚菌提味,更加鲜甜,配料“卿卿我我”地炖在一起,汁浓肉嫩,上汤的浓香渗入到螺肉清香中,融合成最精华丰盈的甜香味,其他潮式的做法还有焖烧响螺、凉瓜炖响螺、青榄炖响螺等,也可做成刺身享用。

大响螺不仅是美味佳肴,还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材,据《宋氏养生意味》记载,响螺蛋白质含量高达11.8%,钙、磷、铁含量亦不少,中医认为,响螺肉味甘,性凉,可明目,有开胃消滞、明目调理、利尿、去水肿、滋补养颜的功效,常吃螺肉可以开胃消滞、滋阴补血。

大响螺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有哪些特殊要求?-第2张图片-HCRM百科

大响螺的食用部分不仅仅是螺肉,还包括螺肝,懂吃的行家都知道,响螺中最难看的那部分螺肝亦是人间美味,螺肝是否饱满证明了螺是否新鲜,酒家一般会将其取出摆盘奉上,验明正身给客人看响螺的鲜活程度,螺肝入口弹牙,吃起来甘香,可以单独油炸,也是下酒的佳肴。

大响螺是一种珍贵且美味的食材,其生活习性独特,对环境要求极高,生长速度缓慢,因此市场价格昂贵,无论是堂灼、炖汤还是其他烹饪方式,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对于喜爱海鲜的人来说,大响螺无疑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食体验。

标签: 大响螺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要求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