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刺是什么?一篇科普文章带你了解!

adminzy 教育科普 25

倒刺,医学上称为“逆剥”,是指皮肤角质层异常翘起的小片表皮,形状像刺,故得名,这种现象在秋冬季节尤为常见,因为此时空气干燥,皮肤水分流失加快,导致角质层变脆,容易开裂形成倒刺,倒刺不仅影响美观,处理不当还可能引发疼痛、出血甚至感染,因此了解其成因、预防及正确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一、倒刺的成因

倒刺是什么?一篇科普文章带你了解!-第1张图片-HCRM百科

1、皮肤干燥:秋冬季节空气湿度降低,皮肤水分蒸发加快,尤其是手部经常暴露在外,更容易干燥,当角质层水分含量过低时,角质细胞排列会变得异常,从而形成倒刺。

2、频繁洗手与接触化学物质:现代人注重手卫生,频繁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这些清洁产品中的化学物质会破坏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加速水分流失,使角质层失去保护而变得干燥易裂,长期接触洗涤剂、清洁剂等碱性物质也会对手部皮肤造成刺激和损伤。

3、物理摩擦:日常活动中,手指不断受到摩擦和碰撞,如打球、搬东西等,都会增加手部皮肤的磨损,导致角质层受损,进而形成倒刺。

4、不良习惯:吮手指、咬指甲等不良习惯会对指甲周围皮肤造成持续刺激和损伤,也是倒刺形成的诱因之一。

二、倒刺与营养的关系

关于倒刺与营养缺乏的关系,目前并无任何医学研究证据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虽然维生素A对上皮组织的合成和修复有一定作用,但严重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皮肤问题通常更为复杂和严重,而非仅仅是长倒刺,不能简单地将倒刺归咎于维生素缺乏。

三、如何避免长倒刺?

1、保持手部湿润:使用含脂质成分的保湿产品,如护手霜,每日多次涂抹,特别是在洗手后和接触流水后及时补涂,以加强皮肤屏障结构,选择含有神经酰胺、胆固醇、泛醇、尿素等成分的保湿产品效果更佳。

2、减少外界刺激:尽量避免手部直接接触酒精、清洁剂等化学物质,做家务时佩戴防护手套,减少物理摩擦,避免过度使用手指进行重复性动作。

倒刺是什么?一篇科普文章带你了解!-第2张图片-HCRM百科

3、改善不良习惯:改掉吮手指、咬指甲等不良习惯,以减少对指甲周围皮肤的刺激和损伤。

四、长了倒刺怎么办?

如果已经长了倒刺,切忌用手撕扯或拔除,因为这很容易牵连周围一大片皮肤,导致出血和深层伤口,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使用干净的指甲剪或指甲钳,从倒刺根部整齐地剪掉,然后用碘伏清洁伤口,若伤口较大或有感染迹象(如红肿、疼痛),可涂抹抗生素类软膏并使用创可贴包扎。

五、倒刺的潜在危害与应对

虽然倒刺看似不起眼,但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细菌感染可能导致急性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等;真菌感染则可能引起甲真菌病(俗称“灰指甲”),更严重的是,如果感染深入骨头,还可能引发骨髓炎,极端情况下需要截肢治疗,一旦发现倒刺部分感染严重,应及时就医处理。

倒刺的形成与皮肤干燥、频繁洗手与接触化学物质、物理摩擦及不良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保持手部湿润、减少外界刺激、改善不良习惯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倒刺的产生,对于已经长出的倒刺,应避免用手撕扯或拔除,而是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如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

标签: 倒刺 科普文章 了解

发布评论 2条评论)

评论列表

2025-04-20 01:42:55

倒刺是皮肤干燥、频繁洗手、物理摩擦和不良习惯等导致的,预防倒刺应保持手部湿润,减少外界刺激,改善不良习惯,处理倒刺时,应避免撕扯,用指甲剪剪掉后消毒。

2025-04-25 16:12:13

倒刺是一种皮肤表面的细小凸起,常见于手指和脚趾周围,它们通常不会引起疼痛或不适的症状表现多样且原因各异,科普文章带你了解!为你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