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作为现代摄影的重要工具,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且在艺术表现力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是关于相机知识的详细介绍:

1、相机的基本功能
光圈:光圈控制镜头中进光量的大小,光圈值越小(如f/1.8),进光量越大,景深越浅,背景模糊效果越强;光圈值越大(如f/16),进光量越少,景深越深,前景与背景都比较清晰。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决定了相机曝光的时间长短,快门速度快(如1/500秒)可以捕捉快速运动的物体而不模糊,而快门速度慢(如1/2秒)则能够记录下物体的运动轨迹。
感光度(ISO):感光度(ISO)的设置决定了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ISO值低(如100)时,照片画质高,噪点少;ISO值高(如3200)时,虽然照片更亮,但噪点也会增加。
对焦模式:单次对焦适用于静态物体,而连续对焦则适用于拍摄动态物体。
2、相机的分类
单反相机:单反相机全称“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主要结构包括一个可更换的镜头、可动的反光板结构和五棱镜或五面镜,通过光学取景器取景,按下快门曝光成像时,反光板抬起,光线直接射到感光元件上完成曝光成像。

微单相机:微单可以理解为微型单电相机,即微型的可换镜头、无反光镜、电子取景数码相机,消除了反光板开闭时的机震,目前微单的主要推广品牌是索尼。
便携式数码相机:便携式数码相机也称卡片机,体积类似卡片的数码相机,英文Digital Camer,缩写DC,可以轻易地塞入口袋,其便携的优势是它主打的优势。
旁轴取景相机:旁轴取景相机是一种较为传统的相机类型,通过旁轴取景器进行构图和对焦。
3、相机的历史发展
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现代照相机比较复杂,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对焦、变焦等系统,现代照相机是一种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
从1839年至1924年这个照相机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钮扣形、手枪形等照相机,从1925年至1938年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段时间内,德国的莱兹(莱卡的前身)、禄来、蔡司等公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铝合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日本的照相机生产主要是引进德国技术并加以仿制,如1936年佳能公司按照徕卡相机仿制了L39接口的35mm旁轴相机,尼康是在1948年才仿照康泰克斯制造出了旁轴相机。
4、相机的操作布局
基础按键包括快门键(控制快门的落下,也就是拍照键)、快门速度拨轮(控制快门开闭时间)、感光度波轮(控制感光度的大小)、测光按键(控制测光模式)对焦按键(控制对焦模式和对焦点)这些是主要的控制按键。
基本外观一眼看见镜头,机身还有快门按键,80D基本输入与输出接口,一个麦克风一个耳机还有一个外置快门线接口(这三个接口在左边顺序由上到下)右边是miniHDMI接口和一个数据线接口。
5、曝光及曝光三要素
曝光:曝光简单说就是我们的画面光线亮度,我们把正确曝光比作一杯水:当水不满一杯时,画面亮度就不够了,所以叫曝光不足,也称为欠曝,当水超过了一杯时,曝光亮度就太亮了,所以叫做曝光过度,也称为过曝。
光圈:光圈就是光线进入相机的孔径大小,好比是水管口径大小一般,水管口径越大,单位时间内水量越多,所以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所以曝光量也就越多,画面也就越亮。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就是指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长短,它是指快门开启到闭合的这段时间,就好比是水管放水的时间长短,时间越长,水量越多。
感光度ISO:感光度就是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同样的光线亮度,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对光线更加敏感,画面也就越亮。
白平衡:白平衡中不得不提色温,关系到给人是一种冷调还是暖调的感觉,简单说就是相机中色温K值的设置。
曝光补偿:曝光补偿就是对我们测光后的画面亮度进行增加光线或者减少光线的功能。
测光及测光模式:测光就是我们相机对画面进行光线测量的一个过程,测光模式主要有评价测光(平均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
掌握相机基础知识只是摄影学习的第一步,随着拍摄经验的增加,审美能力和摄影技巧也将随之提升,持续学习和实践,才能在摄影之路上不断进步。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