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17年的起点,窗帘行业的竞争早已不是简单的挂个样品等客上门,电商冲击、消费升级、信息透明化,传统卖法举步维艰,但机遇同样并存,关键在于找到适合的路径,我们就来聊聊,在2017年,如何更有效地把窗帘卖出去。
线上渠道:不可或缺的流量入口
2017年,忽视线上几乎等于放弃半壁江山,但线上绝非仅仅开个淘宝店那么简单。
-
精准平台选择:
- 综合电商平台 (淘宝/天猫/京东): 流量巨大,但竞争激烈,成本高,适合有稳定供应链、能承受推广费用的商家,关键在于产品差异化、视觉呈现(高质量图片、视频)和精细化运营(关键词优化、活动策划),窗帘是“半定制”产品,详情页务必清晰展示可选尺寸、材质细节、加工方式(打孔、挂钩、韩褶等)、遮光效果实测图/视频。
- 垂直家居平台/社区 (如好好住、一兜糖萌芽期): 用户精准,购买意向强,更注重设计和搭配,是展示设计能力、获取口碑的好地方,积极参与社区互动,分享真实案例和搭配技巧,建立专业形象。
- 微信生态 (公众号+个人号/社群): 私域流量运营的核心,通过公众号发布窗帘选购知识、清洁保养、搭配灵感等内容吸引粉丝,沉淀到个人号或社群进行深度服务和转化,微信的沟通便利性,特别适合解决窗帘定制中的细节咨询和售后问题,2017年,微信小程序刚起步,也可关注其潜力。
-
内容为王,建立信任: 线上看不见摸不着,信任是关键,通过撰写高质量的原创内容来体现专业性(E-A-T中的Expertise):
- 知识科普: 不同面料(棉麻、涤纶、绒布、真丝)的特性、优缺点、适用场景?遮光率如何理解?褶皱倍数怎么选?环保认证怎么看?
- 搭配指南: 不同风格(北欧、美式、中式、现代)的客厅、卧室如何搭配窗帘?如何根据楼层、朝向选颜色?
- 避坑指南: 网购窗帘常见的尺寸测量错误、色差问题、安装难点如何规避?
- 真实案例: 展示本地客户的安装实拍图(征得同意),讲述客户需求和解决方案,增强可信度(Trustworthiness)。
线下体验:深化服务,构筑壁垒
窗帘的触感、垂感、实际遮光效果、与家居环境的搭配感,线上图片难以完全传递,线下体验依然是核心优势(E-A-T中的Authoritativeness,实体存在增强权威感)。
-
展厅升级:场景化陈列
- 告别杂乱无章的挂样,打造真实家居场景:布置客厅、卧室、书房等样板间,让窗帘在灯光、家具、软装的衬托下展示效果。
- 灯光模拟: 设置不同时段(早晨、午后、夜晚)的灯光效果,直观展示窗帘的透光、遮光性能。
- 材质触感体验区: 提供面料小样册,鼓励顾客亲手触摸感受不同材质的厚度、纹理、垂感。
-
专业测量与顾问式服务:
- 免费上门测量: 这是线下服务的王牌,专业、细致的测量服务能极大降低尺寸错误率,提升客户满意度,测量人员需统一着装、佩戴工牌,体现专业性。
- 专业导购(顾问): 导购需转型为“家居软装顾问”,不仅要懂窗帘,还要懂色彩搭配、空间布局、流行趋势,能根据客户户型、装修风格、预算、功能需求(遮光、隔热、隔音)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而非单纯推销产品,耐心解答疑问,建立专业可靠的形象。
-
安装与售后:口碑的放大器
- 标准化安装: 培训专业安装团队,流程规范,注意保护客户家居环境,安装效果平整美观,一次糟糕的安装足以毁掉所有前期努力。
- 无忧售后: 明确质保范围(如轨道、电机),建立快速响应的售后机制,出现问题时,积极解决,态度诚恳,良好的售后是形成口碑传播和复购的关键。
线上线下融合 (O2O):打破边界
2017年,线上线下不再是割裂的,融合是大势所趋。
-
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成交:
- 在线上平台(公众号、社区、电商店铺)发布优质内容吸引本地客户,引导其预约到店体验或免费测量服务。
- 线上可展示基础款和价格,复杂定制和高端产品引导至线下深度沟通。
-
线下体验,线上便捷服务/复购:
- 顾客到店体验满意后,可通过商家小程序或微店便捷下单支付,提高效率。
- 建立会员体系,将线下顾客引导至线上社群或公众号,便于推送新品、优惠和养护知识,促进复购(如更换纱帘、清洗服务等)。
- 线下服务过程(如安装完成)可邀请顾客在线上平台分享真实评价。
产品与营销:聚焦价值
-
产品策略:
- 核心品质: 面料环保安全(提供检测报告)、做工精细、遮光/隔热等功能达标是基础,2017年,消费者对环保健康日益重视。
- 差异化: 避免同质化,可以聚焦特定风格(如专注新中式、轻奢)、特色功能(极致遮光、高效隔热)、独特设计(原创花型)或高性价比的标准化套餐。
- 清晰定价: 价格体系透明,包含内容明确(布料、辅料、加工费、安装费?),套餐价简化选择,降低决策成本。
-
营销推广:
- 口碑营销: 鼓励满意顾客分享(线上评价、社区晒图、朋友圈推荐),可设置简单激励(如介绍新客赠清洗服务),真实用户的声音最有力量。
- 本地化营销: 与本地家装公司、设计师、楼盘合作,参与本地家居展会或社区活动。
- 视觉营销: 投资高质量的图片和短视频,展示窗帘的动态效果(风吹动的飘逸感)、不同光线下的变化、安装过程、客户家的实景效果,2017年,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开始崛起,可关注。
- 活动促销: 结合节假日、装修旺季策划活动,但避免纯低价战,可侧重“服务包”(如免费测量+清洗)或“解决方案包”(客厅套餐、卧室套餐)。
关键在于:卖窗帘不仅是卖一块布,更是卖一套解决家居遮光、隐私、装饰需求的方案和专业可靠的服务体验。 2017年,消费者信息更灵通,选择更多元,唯有真正站在客户角度,提供专业建议、透明流程、可靠品质和无忧售后,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信任和订单,线上扩大声量,线下筑牢根基,两者融合方能走得更远,对于从业者而言,持续学习提升专业度(色彩、面料、空间设计),并将这份专业转化为客户可感知的价值,是立足的根本,毕竟,家是温暖的港湾,而窗帘,是这幅画卷上点睛的一笔,值得用心对待。
评论列表
2017年卖窗帘,可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策略,线上推广引流线下体验店选购高效转化销售;同时注重品质与创新设计吸引顾客眼球是关键所在!
2017年卖窗帘可多渠道拓展,如线上平台宣传配合线下体验店,高效方法包括社交媒体营销和合作装修公司业务等策略提升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