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卸罗汉床是一项需要细致操作的任务,作为中国传统家具的代表之一,罗汉床通常采用榫卯结构或金属连接件组装,若缺乏正确方法,可能在拆卸过程中造成部件损坏,以下从工具准备、操作流程到注意事项的系统性指南,将帮助您安全完成拆卸工作。
**一、拆卸前的必要准备

1、工具清单
建议备齐以下工具:十字/一字螺丝刀(对应不同螺丝型号)、橡胶锤(用于松动榫卯结构)、内六角扳手套装(针对现代五金件)、标签贴纸(标记部件位置)、软质毛刷(清理缝隙灰尘)、防滑手套(保护双手),若床体有雕花或漆面,需额外准备棉布或气泡膜用于包裹易损部位。
2、环境布置
选择光线充足且地面平整的空间,铺设旧毛毯或纸板以缓冲部件放置时的冲击,建议在操作区保留至少2米×3米的活动范围,避免因空间局促导致磕碰。
**二、分步拆卸流程
**第一步:辨识结构类型
传统榫卯结构
观察床体连接处是否有明显螺丝孔,若为纯榫卯工艺,需重点检查立柱与横枨的咬合方式,常见的有燕尾榫、插肩榫等,围栏与床板的连接处多采用暗榫,需用橡胶锤沿垂直方向轻敲松动。
现代五金结构

金属连接件多集中于床板底部或侧板内侧,使用内六角扳手逆时针旋转即可拆卸,需注意部分品牌家具采用异形螺丝,需提前确认工具匹配度。
**第二步:有序拆除组件
1、移除床垫与附件
先取下床垫、靠枕等软包部件,检查床板下方是否暗藏储物抽屉,若存在抽屉结构,需完全拉出后倾斜15度角向上提拉取出。
2、分解围栏与床架
以三面围子罗汉床为例:
- 用橡胶锤轻击围栏底部横枨,使榫头逐渐脱出卯眼,切勿直接撬动雕花部位。
- 若为螺丝固定,按从下至上的顺序依次卸除,每拆下一块围板立即用标签注明“左侧围栏上段”等位置信息。
3、分离床板与支撑梁
翻转床体至背面,观察床板固定方式,传统工艺中,床板多卡在横梁凹槽内,需两人配合托住床板两端,缓慢平移抽出,现代结构可能采用L形角码固定,需拆除至少8-12颗螺丝。
**三、风险规避与应急处理
1、榫卯卡死解决方案
若榫头因潮湿膨胀难以分离,可用吹风机低温档对准接口处加热3-5分钟,利用热胀冷缩原理缩小榫头体积,切忌涂抹润滑油,以免污染木材。
2、螺丝锈蚀处理技巧
遇到生锈螺丝时,先用WD-40除锈剂喷洒,静置10分钟后用冲击起子垂直施压旋转,若螺纹滑丝,可用小号钻头破坏螺丝头部,再用尖嘴钳取出残留部分。
3、部件编号管理
建议采用“字母+数字”双重标记法,A1(左前柱)”、“B3(后围板中段)”,并在手机中拍摄拆卸过程视频作为参照,复杂雕花部件可拓印纹样纸样,便于重组时校对方向。
**四、拆卸后的养护要点
1、清洁与包装
用软毛刷清除榫卯槽内的积灰后,使用蜂蜡护理木材表面,各部件用棉布包裹后再套入PE防潮膜,间隔处填充瓦楞纸板避免运输震动,雕花部位需单独装箱,箱体标注“↑此面朝上”。
2、存储环境要求
组件应存放于湿度40%-60%、温度15-25℃的环境中,远离暖气片或空调出风口,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包装是否受潮,必要时更换干燥剂。
**个人建议
对于清代以前的老旧罗汉床,或带有复杂镶嵌工艺的现代复刻品,建议联系专业古家具修复机构处理,笔者曾亲见某明式罗汉床因强行拆卸导致牙板断裂,后期修复费用高达原值的70%,自行操作时,可将全过程拆分为多个15-20分钟的单元,避免疲劳作业引发失误,若发现白蚁蛀痕或结构性开裂,应立即中止拆卸并采取防虫措施。
评论列表
拆卸罗汉床需准备螺丝刀、橡胶锤等工具,遵循榫卯结构或五金结构进行有序拆除,注意编号管理,清洁包装后存储于适宜环境,复杂或老旧罗汉床建议专业机构处理。
罗汉床拆卸需遵循一定步骤与注意事项,先卸床头尾,再拆横梁和围栏等部件;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坏木质结构或雕刻细节部分且确保安全操作环境通风良好即可轻松完成拆装工作。。
罗汉床拆卸需遵循正确步骤,注意保护木材,避免损坏。